美国权威媒体《体育画报》最新发布的 2025 年 NBA 模拟选秀榜单显示,中国中锋杨瀚森的选秀行情遭遇断崖式下滑,从上次预测的第 33 顺位暴跌至次轮第 45 顺位,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。这一排名变化不仅创下其职业生涯模拟选秀新低,更暴露出 NBA 球探体系对中国内线的复杂考量。
近期欧洲内线新星集体爆发:法国中锋马克西姆・雷纳德凭借欧锦赛场均 18+11 的表现,在 Tankathon 榜单中飙升 12 位至首轮 18 顺位,直接挤压杨瀚森生存空间。其经纪人放风 “已有乐透球队承诺首轮选中”,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,导致包括杨瀚森在内的亚洲球员排名集体下滑。
尽管杨瀚森在爵士试训时因投篮表现惊艳获得 “GOOD JOB” 评价,但连续 11 天高强度试训(已完成开拓者、步行者等 6 队试训)导致体能透支。在步行者试训中,其挡拆外弹三分命中率从联合试训的 33.3% 降至 28%,防守横移速度被质疑 “较芝加哥时期下降 0.2 秒”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其手部伤病虽已无大碍,但 NBA 球队对 2 米 18 身高带来的关节负荷仍存疑虑。
公牛队的选择暗藏玄机:45 顺位新秀合爱游戏全站APP平台登录入口同仅 4 年 790 万美元(首轮 26 顺位达 4 年 1100 万),既满足球队低成本补强内线的需求,又能通过 “中国市场 + 即战力” 实现利益最大化。这种 “次轮淘宝” 策略与奇才队试图复制 “约基奇模式” 的思路不谋而合,反映出 NBA 球队对中国球员商业价值的深度挖掘。
杨瀚森的低位技术被美媒评价为 “具备 NBA 级别的细腻度”,其背身脚步、勾手技术以及高位策应能力(CBA 场均 3.4 次助攻)与约基奇、申京等现代中锋高度相似。在联合试训中,他曾展示一记穿越防守的反弹传球,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球场视野。
尽管 CBA 场均 2.7 次盖帽的数据亮眼,但 NBA 球探指出其移动速度和防守轮转能力是致命伤。在夏季联赛对抗中,他的横向移动速度比同位置球员慢 0.3 秒,这导致其在换防外线时频繁被针对。此外,高强度对抗下的终结效率下降 15%,罚球命中率仅 67.7%,这些问题可能限制其即战力发挥。
目前杨瀚森仍有老鹰、马刺等队的试训机会,若能在剩余场次中稳定三分命中率(联合试训时超预期),并展示更强的核心力量对抗,有望挽回部分球队的青睐。经纪人里奇・保罗已释放 “多队承诺次轮初段选中” 信号,试图施压公牛等队提前锁定顺位。
即便被选中,杨瀚森大概率将经历 “NBA— 发展联盟” 的双向合同阶段。公牛队现有中锋武切维奇、德拉蒙德均为传统型内线,杨瀚森需在夏联证明自己能适应现代篮球的空间型打法。参考卢尼的成长轨迹,若能提升外线投射稳定性(目前三分命中率 34.5%),其 2 米 18 身高 + 机动性的组合仍具巨大潜力。
无论最终顺位如何,杨瀚森的选秀之旅已创造历史:他是首位在 BPM(每百回合正负值)榜单上以 4.04 分断层领跑国际新秀的中国球员,这一数据甚至超过部分 NBA 现役轮换球员。若能登陆 NBA,他将成为继姚明、易建联后,第三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籍内线核心,为中国篮球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在距离选秀大会仅剩 17 天的关键节点,杨瀚森的每一次顺位波动都牵动着中国篮球的神经。从 CBA 赛场到 NBA 舞台,这位 19 岁少年的故事远未终结 —— 正如当年约基奇在次轮 41 顺位开启传奇生涯,谁又能断言这次下滑不是逆袭的序章?